追寻百年芳华,传承红色基因。由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江西省妇联、江西省委网信办承办的“一路芬芳·红色江西”全媒体基层妇联行活动正在进行中。让我们跟随省妇联融媒体中心·东方女报社记者,一起聆听红色江西的生动故事。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从春忙到冬,这是农业植保人的真实写照。植保工作者是植物的医生,也被称为农业生产的“绿色卫士”,他们肩负着保障农作物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的重大使命。
争分夺秒,为粮食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六月的天格外炎热,在南昌市安义县黄洲镇黄洲村的一块稻田里,植保专家钟玲正在给刚种不久的晚稻查虫查病。她说:“这可不敢马虎,水稻长得好不好,全靠查病驱虫,及时发现及时治理,这样才能保障一块田产出高质量的水稻,才能为农民增产增收。”
钟玲(中)
钟玲的细心是出了名的,隔三差五就要赤脚下田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调查完后一身泥浆、汗水、酸痛,回到办公室还要抓紧整理和分析数据,作出病虫预报,印发病虫情报或发布短信、微信指导农民群众。对此,黄州村种粮大户黄声菊钦佩不已:“她比我们农民还能吃苦,即使是三伏天,不解决问题不罢休。”
1988年,在外务工多年的黄声菊开始投身创业开办了粮食加工厂。2008年,由于连续几年粮食收购困难,不少农户弃农从商,黄声菊不忍农田荒废,开始承包农户弃耕的粮田,自己耕种、自己加工、销售,种粮规模达到上万亩。

黄声菊与她的水稻田
近年来,随着机械农具的推广使用,黄声菊也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管理,但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她的“老大难”。她笑着说:“我可以离开钟玲,但我的水稻田一刻都离不了她。”
心系三农,科学防治有疗效
由于长期从事农作物治理工作,钟玲皮肤黝黑,但她一点都不在乎,始终情系“三农”、心系“三农”,以“研究推广植保技术,帮助农民治虫防病,保障农业丰产丰收”为已任,成为保护赣鄱大地农业丰收的绿色卫士。
2004年底,钟玲冒着雨雪到抚州市南丰等县指导柑桔防冻和病害防治工作,身患重病的母亲在家无人照顾,不幸摔倒在地,中风瘫痪在床,再也没有开口说话,不久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成为她终身的遗憾。
钟玲向全媒体采访团讲解病虫害防治方法
30多年来,她发布的病虫预报准确,提出的防治方案科学实用效果好,全省每年经有效防治病虫害挽回粮食损失近百亿斤。她积极推进和组织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2020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5.2%,绿色防控覆盖率4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到推广研究员,再到受聘为全国植物保护指导专家。钟玲受到农业部表彰2次、省委省政府表彰3次,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表彰3次,省农业厅等部门表彰13次,荣记三等功1次;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推广项目1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5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先进工作者、省千百万人才、江西省“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