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市委领导会签后,《南昌市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4月22日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
5月17日,市科技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科技局长李淑英主要就《南昌市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背景意义、起草思路、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行动方案》的正式出台主要具有三个意义。第一,这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第二,这是我市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现实要求。第三,这是我市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起草《行动方案》时,主要有三个考量:
一是突出目标性。力求做到“志存高远”和“立足实际”相结合。三是突出统一性。做到“上下联动”和“部门协同”相结合。二是突出操作性。力求做到“聚焦重点”和“聚力改革”相结合。
《行动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主要目标就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坚持问题导向,加快重点突破;坚持人才为先,优化创新生态;坚持五链融合,构建创新格局”三个原则,全力打好“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战役。李淑英局长提出了:
一、“六大目标”即主要目标
1.科技投入目标:2023年,力争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5%。
2.科技企业目标:2023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独角兽(潜在、种子)、瞪羚(潜在)企业累计超过12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超过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
3.科技人才目标:三年,力争引进和培养6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60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引进30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四带”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引进60名拥有核心技术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
4.创新平台目标:三年,力争筹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省级创新研发平台50家,谋划建设省实验室3家,新建高端新型研发机构5家。
5.科技金融目标:三年,实现“洪城科贷通”贷款金额达6亿元以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达6.5亿元以上,为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提供科技创新风险保障60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3家科技企业上市。
6.科技成果目标:三年,累计建立90项关键核心技术目录,形成30项重大科技成果;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0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5件。
二、重点任务(就是实施“七大行动”)
1.重大创新布局优化行动。主要是优化“一廊(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一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岛[中国(南昌)科学岛]、一谷(昌北高校科创谷)、三城(航空科创城、中医药科创城、VR科创城)、多点(创新型县区)”的重大创新布局。
2.科技创新平台升级行动。主要包括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探索谋划省实验室建设、积极培育企业研发机构三个方面内容。
3.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主要包括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科技交流三个方面内容。
4.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主要包括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努力打造专业化创新载体三个方面内容。
5.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主要包括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三个方面内容。
6.高端创新人才集聚行动。主要包括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与团队、努力提升人才培育水平、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内容。
7.重大关键技术攻坚行动。主要包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核心技术项目管理机制两个方面内容。
三、保障措施
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创新生态、调度考核、队伍保障“五项保障”,确保《行动方案》落实到位。
《行动方案》的实施必将提升平台能级、集聚创新人才、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